同年稍晚,樂團前往巴黎的Translab工作室自費製作了一張專輯(另一說為1976年),收錄了8首作品,這張試作唱片並未正式發行成專輯,只在唱片的標籤上用藍色墨水筆寫下Sealsia的名稱,之後樂團偶爾參加演出,也創作了一些原創作品,但他們從未正式發表過,Patrick Schmitt在不久後離去,1983年時,他們同一樣來自Arlesian地區的Nef樂團合併,成為新的樂團Wladimir Sealsianeff,樂團的陣容分別為 吉他 Richard Lorenzi 鍵盤 Vincent Tronc Cherezy 鼓 Daniel Flores 吉他/主唱 Guy Chanut, Yves Jourdanet
2019年時,Cameleon唱片公司首度將這張專輯以The Kingdom Of Sealsia的標題於法國發行CD及黑膠唱片,CD作為Promo版本,僅發行50張,黑膠限量300張,另外還發行Test Pressing版黑膠唱片,限量15張,與正式版有不同的封面設計(由A Circa Puddle繪製的藝術品,但最終正式版未採用,見連結)
1975年9月時,樂團進入錄音室錄製首張專輯,並透過Electrecord唱片公司於1976年6月18日於羅馬尼亞發行,專輯名為Dreptul De A Visa,共收錄7首作品(其中一首分兩樂段),作品充滿對音樂的渴望,前衛搖滾與硬搖滾元素,加上一些爵士搖滾元素,以及有趣的長笛演奏,並混合著藍調,民謠,帶來了高能量與流暢的聲音,當時羅馬尼亞還屬於共產政權,長期以來音樂創作備受控制,他們設法把前衛搖滾推到管制邊緣,成為羅馬尼亞前衛搖滾樂團先驅,這張專輯表現的相當優異,在國內享譽盛名,但在國際上鮮為人知,樂團之後有了陣容變化,並在1979年發行第二張專輯後便解散了
首張專輯長期以來未再版,一直到2002年時,才首度由Rock In Beat唱片公司於德國發行CD唱片,屬非授權版本 2007年時,Global唱片公司於美國發行CD唱片,屬非授權版本 2014年時,Granadilla Music唱片公司於歐洲發行CD及黑膠唱片,屬非授權版本 2021年時,Djs Techno Conference唱片公司於羅馬尼亞發行錄音帶唱片,總共收錄37首作品,限量150張
1945年出生的法國詞曲作家Boris Bergman因與樂手Alain Bashung長期合作而聞名,他也為許多歌手寫了許多歌詞,在70年代初期,他創作了關於以色列歷史的概念專輯,決定找樂手要將這個作品完成及錄製成唱片,他找了聞名一時的鼓手兼主唱Sylvain Krief,向他展示這個創作,這部作品引起了他的興趣,sylvain krief參與許多樂團及樂手的活動,包括Airto Fogo, Michel Fugain, Aznavour, Clark Terry, Bud Powell等,具有豐富的音樂經驗,他開始籌畫與組織樂團,於1973年組建了Rupture樂團,專門為了這個作品而成立的,有許多樂手加入,包括 原聲吉他/電吉他/12弦吉他 Georges Locatelli 鼓/打擊樂 Sylvain Krief 鋼琴/風琴/電鋼琴/打擊樂/吉他 Jean-Pierre Mas 合聲 Le Big Bazar, Michel Fugain, Nicole Croisille 低音提琴 Jean Francois Jenny Clarke
樂團陣容是一個超級團體,這些樂手來自歐洲爵士樂,前衛爵士,融合爵士樂界的優秀音樂家,1973年5月10日進入Davout錄音室,最終於7月20日完成錄製,並在Futura唱片公司的幫助下,1973年時以自費製作的方式,用Disques TM唱片公司的名義發行這張名為Israel Suite / Dominante En Bleu的專輯,共收錄6首作品,封面是Jean-Louis Duralek設計,以藍色色調為主,加上猶太六角星符號,這些作品展現出令人驚豔的爵士放克聲音,並且充滿著聲樂,迷幻爵士,放克,前衛,流行爵士等各式元素,而這張專輯發行後,樂團也隨之解散,這張私人製作的唱片因發行數量少,相當罕見,加上知名度不高,因此鮮為人知
Persona是一支來自英國Sheffield地區的後龐克樂團,由Raquel Vogl及Claire Williams (女主唱)兩人於2020年成立,這是一支相當神秘的樂團,關於他們的信息十分有限,他們的音樂透露出暗晦與邪惡的社會與人際關係,實驗性的伴奏,冷峻的歌聲,相互交織出令人省思的氛圍,以及詭異與緩慢的工業氣息
Richard Twice是一支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迷幻民謠樂團,由兩名吉他手兼主唱Richard Atkins與Richard Manning於60年代末組成,由於兩名樂手都叫Richard,因此他們將樂團稱為Richard Twice,這是一支相當神秘,少有信息的樂團,他們在The Wrecking Crew樂團的支援下,進入Alex Hassilev錄音室錄製了一些作品,參與協作的樂手分別為 貝斯 Colin Cameron, Mark Tulin 鼓 Malcolm Elsensohn, Ron Tutt 吉他 David Cohen, Drake Levin, Louis Shelton 鍵盤 Don Gallucci, Lawrence Knechtel, Alex Hassilev 鋼棒吉他 Rusty Young 打擊樂 Gary Coleman 主唱/吉他 Richard Atkins, Richard Manning 弦樂編曲 Kirby Johnson 銅管樂編曲 John Bahler
Paul Page於1910年5月9日出生在美國印第安那州North Vernon地區,是一位長相英俊的白人歌手,鋼琴家,樂團領隊,作家,作曲家,廣播和電視主持人,油畫家,職籃球員等等,1915年時,舊金山舉行了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順便慶祝巴拿馬運河的開放,這個活動讓太平洋島嶼文化在美國發跡,並在1920年推動了夏威夷音樂熱潮,Paul Page在這成長背景下,對太平洋音樂與文化產生興趣,他的音樂事業始於30年代,當時他是NBC電台的樂隊領隊,並且長期在數十家以Polynesian (太平洋南島語系民族與文化)為主題的南加州酒吧集餐廳表演音樂,音樂風格也充滿太平洋島嶼音樂風格
他在40年代後期開始發行許多單曲唱片與專輯,並創作了數百首歌曲,加上二戰後從太平洋歸來的士兵帶來了太平洋地區的音樂和雞尾酒,對這個音樂文化再次產生熱潮,異國情調與島嶼文化的音樂,重申了田園詩情畫意的理想境地,世人對paul page的了解甚少,初版的唱片相當罕見,甚至還有一些未知的專輯,被收藏家視如珍寶的珍藏著,他將夏威夷音樂與Polynesian音樂,以及太平洋文化影響進行融合,展現出精緻,開朗與迷人的音樂風采,除了以他個人名義發行的唱片外,還使用了Paul Page And His Paradise Music的名義,專門收錄他在3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於南加州各地的Polynesian主題餐廳與酒吧創作與表演的作品,以及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Kona海岸表演與創作的作品,他當時錄製了許多唱片,在表演場合中販售,70年代時,他與朋友組成The Rainbow Trio樂團,並發行專輯,70年代中期,使用了Paul Page’s South Point Hawaiians的名義表演與發行唱片,80年代時,他已不再發行專輯,並從事寫作與繪畫的事業,1997年9月6日往生,享年87歲
Subliminal Sounds唱片公司於2018年7月下旬於瑞典以Paul Page And His Paradise Music的名義發行了一張名為Pacific Paradise的合輯,共收錄31首作品(專輯標題與Paul Page And His Paradise Music在1958年透過Paradise唱片公司發行的專輯標題相同),這些作品全部取自於他在Paul Page And His Paradise Music這個時期表演與錄製的作品,參與錄製的樂手包括The Island Aires, Bernie Kaai Lewis, John Mullens, Billy Austin, Bill Leilan Messer, Rodgers & Hammerstein, Don Blanding, Ira Cook, Ted Mossman, Jerry Byrd等,這些作品真實呈現夏威夷音樂以及Polynesian音樂的影響,包含太平洋島嶼文化的洗禮與交織作用,這張合輯成為快速深入了解Paul Page以及他的獨特異國風情音樂的遺產,封面是David Forsberg設計的,這張專輯除了發行CD唱片外,還發行限量700張的雙黑膠唱片,以及限量300張的雙紅色彩膠唱片
Necronomicon是一支來自德國Aachen地區的前衛搖滾樂團,由吉他手兼主唱Walter Sturm與Norbert Breuer,以及貝斯手Gerd Libber,鼓手Harald Bernhard於1970年成立,不久後新增一名鍵盤手Fistus Dickmann,樂團的名稱源於美國作家H.P. Lovecraft於1927年撰寫的短文作品History Of The Necronomicon,樂團不是為了和代表神秘主義的H.P Lovecraft在文章中描述虛構的暴行故事,而是想利用他們創作的音樂指出真實的暴行,他們也是在70年代少數使用德語演唱歌曲的前衛搖滾樂團之一,音樂風格受到古典,爵士,民謠和搖滾影響,復調是樂團最重要的聲音元素,作品貫穿70年代典型的風格,以及多層次,多元變化的氛圍,節奏,復調吉他與風琴,以及即興創作的表現
最初樂團翻唱John Mayall, Pink Floyd, Ten Years After, Black Sabbath, Uriah Heep及Deep Purple等樂團的歌曲,1971年時,貝斯手改由Detlev Hakenbeck接替,到了1972年時又更改成Bernhard Hocks,在這一年3月底4月初期間,樂團在荷蘭Kerkrade地區的小工作室中花了5天時間使用了Revox雙軌錄音機錄製了首張專輯Tips Zum Selbstmord,並透過Carl Lindstrom GmbH製造唱片,以Best Prehodi唱片公司的名義,自費發行500張唱片,收錄6首作品,專輯標題並不是指結束自己生命,而是指人類對地球的破壞,造成人類生存的困境,關於專輯的包裝,樂團也花費心思,設計成特別的形式,展開時變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鼓手Harald Bernhard設計了封面的6面藝術創作(白底黑線條畫作),主題上涉及了環境破壞,人口過剩,剝削,不公正與戰爭暴力,借此對應收錄的6首作品,透過德語的歌詞,搖滾音樂和專輯標題,封面設計等整體創作概念,成為德國當時非常優異與新穎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