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The Master's Apprentices----Choice Cuts

The Masters Apprentices樂團是一支來自澳洲Adelaide地區的搖滾樂團,成立於1965,1964年時,Adelaide地區便誕生了一支名為The Mustangs的衝浪音樂樂團,當時樂團成員為
吉他 Mick Bower, Rick Morrison
貝斯 Gavin Webb
Brian Vaughton

這支樂團最初時翻唱The Ventures樂團的歌曲,之後又因The Beatles樂團到澳洲巡演,對他們產生深遠影響,尤其看見Adelaide地區僅僅只有100萬人口,The Beatles來到這地區巡演時,竟然城市裡近1/3的人都跑去一睹樂團風采

隨著The Beatles在唱片銷售與巡演活動受到熱烈歡迎下,樂團意識到衝浪音樂的局限性,因此樂團改變了創作的音樂風格,1965年時招募了蘇格蘭移民的主唱Jim Keays,樂團經常在鼓手Brian家族所擁有的酒店後方一處棚子裡排練音樂,最初的樂團經理Graham Longley曾在這時幫樂團錄製了一些樣片,這張錄音帶於2004年被挖掘出來,修復後發行專輯

主唱Jim的加入,讓樂團產生了原始節拍風格的音樂作品,樂團初期在一些郊區場地與移民區的住宅區域中表演,逐漸在Adelaide地區的樂壇中獲得名聲,他們建立了與當地青少年,包括來自英國地區的人民進行音樂交流與直接互動

1965年底時,吉他手Mick將樂團改名為The Masters Apprentices樂團,這個名稱靈感取自於樂團認為他們是音樂的學徒,而他們是向一些藍調音樂巨擘學習,包括Chuck Berry, Bo Diddley, Jimmy Reed, Elmore JamesRobert Johnson

1966年初時,樂團成為Adelaide地區裡最受歡迎的樂團之一,不但順利獲得Astor唱片公司的簽約,也成功進入電視節目,使樂團的名聲越來越大,這時期樂團的音樂作品並不多,但他們針對越戰問題寫了一首歌曲,這是澳洲第一首越戰相關的創作,影響了許多澳洲青少年

澳洲在二戰期間因人力短缺使經濟下滑,當二戰結束後,國防問題不是澳洲最主要的問題,大家在戰後都開始重建自己的生活,一直到1948年時政府才改革公民軍隊(簡稱CMF),而同時澳洲軍團也開始成立與建制,隨著區域內的緊張局勢,正規軍與CMF迅速增加,CMF將成為提供給正規軍人數的一個平台,CMF的目標是建立5萬的人數,初期以募兵制,但一直到1950,僅達到33000,因此後來改成強制性徵招

澳洲在這段期間由CMF提供給正規軍進行海外戰士需求的備援,政府以正規軍對韓國,馬來西亞,威爾士,巴布新幾內亞等地區提供了軍事支援,CMF本身的制度是不允許被派任前往海外

1965年時,由於澳洲對軍隊人數的需求,開始出現了役男在生日前先向CMF報到,便可以在CMF裡服役,不須派駐海外,這樣的政策成為許多澳洲青少年為逃避海外服役,而加入CMF,包括樂團主唱Jim

1966年底時,樂團前往墨爾本,當地的廣播DJ主持人Stan Rofe在電台裡說到, The Masters在澳洲,The Rolling Stones在英國,The Doors在美國,可見當時樂團在澳洲的地位

樂團回到Adelaide,錄製了更多原創歌曲,大多成員認為樂團應該要搬到墨爾本,不過這導致了樂團經理Graham與鼓手Brian離去,19672月時,樂團到墨爾本發展,鼓手由Steve Hopgood接替,並聘請了Tony Dickstein擔任樂團經理

樂團的單曲有不錯的表現,使樂團的人氣相當高昂,5月時,樂團自費製作了電視宣傳片,被認為是澳洲第一批流行音樂錄影帶之一,並在6月時發行了首張專輯

之後樂團吸收了新興的迷幻音樂,所創作的歌曲被認為是最早的澳洲迷幻搖滾歌曲之一,這張新單曲再次讓樂團成為青少年的偶像,然而吉他手Rick Morrison6月份一場音樂會上因肺部疾病導致無法進行音樂表演,因此他被迫離開樂團,改由Tony Summers接替

9月時,樂團前往Tasmania進行演出時,樂團最具才華的吉他手Mick Bower遭到嚴重的精神衰落而無法進行音樂創作與演出,一直到70年代後期,他才恢復而回到音樂舞台

失去Mick對樂團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樂團招募了吉他手Rick Harrison,並在10月時參加雪梨海德公園的免費音樂演出,預估有5000聽眾參與這場音樂會

不過樂團只有表演幾首迷幻音樂歌曲,使演唱會變成騷動,歌迷揚言要推翻舞台,警方被迫關閉音樂會,之後吉他手Rick便離開樂團,Peter Tilbrook接替,1967年結束前,樂團並沒有歌曲創作家,使鼓手Steve Hopgood與吉他手Tony Summers對樂團的前途堪慮而離開樂團

1968年初時,主唱Jim Keays開始主導樂團新陣容的建立,他招募了鼓手Colin Burgess以及詞曲作家,主唱兼吉他手Doug Ford,他的到來為樂團從流行音樂樂隊轉變到搖滾樂隊,樂團經理也改聘Darryl Sambell,不過這位經理的流行口味與樂團想發展的音樂方向相違背

樂團貝斯手Gavin Webb3月份時與The Beatles澳洲粉絲俱樂部總裁Suzette Belle結婚後,便離開樂團,之後由Glenn Wheatley接替,經理Darryl決定樂團不再與Astor唱片公司續約,改與EMI唱片公司簽約

樂團於7月時參加了Hoadley’s Battle Of The Sounds全國搖滾/流行樂比賽,獲得第二名的成績,使Sitmar郵輪公司願意贊助樂團到英國巡演,只要樂團願意在船上進行演出

12月時,吉他手Peter Tilbrook離去,Glenn改彈吉他,然而Sitmar公司的郵輪預計前往倫敦,但一直聯繫不到樂團的經理,自然樂團也沒有搭上郵輪,而經理Darryl則完全忘了這件事

這一年年底時,樂團的財政緊張,士氣低落,加上與經理的摩擦越來越大,最後雙方達成協議,然後重新調整樂團的工作分配,由吉他手Glenn負責制定安排樂團的日常活動與推廣工作,主唱Jim與吉他手Doug負責創作

19698月時,樂團進行澳洲巡演活動,雖然加重了樂團的負債,但卻推廣得相當成功,不過樂團很快發現,雖然發售的門票收益很多,但樂團必須支付給主辦單位一大筆費用,使他們的所得不高,因此樂團決定自己管理自己的演出

Glenn開始規劃與預定場地,逐漸使樂團有了收益,1970年初時,樂團正式與經理Darryl分手,並成立了自己的管理公司Drum,這個管理公司除了負責樂團本身的演出事務外,也成功的成為十幾支樂團的管理公司

1970年時,樂團的第二張專輯終於發行,不過這張專輯被當時媒體與法令認為不適合青少年,而屢遭禁播,但在排行榜成績表現算不錯

樂團於1969年時便開始積極的想進攻英國市場,在第二張專輯發行後,由於禁令的問題,反使樂團有足夠的時間繼續創作,他們搬到英國倫敦,不過由於樂團沒有足夠的設備與新的創作材料,於是GlennEMI唱片公司的倫敦公司與他們詳談,唱片公司相當欣賞樂團的表現,因此同意支付新專輯的錄音費用

1971年時,樂團發行了第三張同名專輯,專輯封面由Hipgnosis設計,是一個典雅的椅子,有一支神秘的手叼著一根香菸,音樂方面帶有一些迷幻音樂元素與前衛搖滾風格,是樂團相當知名與成功的一張專輯,也成為澳洲搖滾新時代上一張重要的專輯

不過當時樂團面臨破產之際,樂團知道打電話給澳洲的EMI唱片公司是徒勞無功的,因此由Glenn負責聯繫澳洲的一些企業,最後取得一些資助進展,197112月時回到澳洲進行巡演活動

第三張專輯於1988年時,由澳洲的Raven唱片公司首度再版黑膠唱片,並將專輯標題改成Choice Cuts
1989年時,德國的TRC唱片公司首度再版CD唱片,標題採用同名
1999年時,澳洲的Ascension唱片公司再版CD唱片,標題採用Choice Cuts
2011年時,德國的Lucky Pigs唱片公司再版黑膠唱片,採用同名標題

2015年時,列支敦士登的Hifly Sound唱片公司再版CD唱片,採用Choice Cuts的標題

感謝林世欽前輩指導,部分內容文詞是由林前輩提供,再加上維基以及其他國外討論網頁多方比較,如有錯誤請給予指教,再次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