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iharu Akiyama漢字名為秋山邦晴,1929年5月22日出生於日本東京,由於父親職務調動關係,1935~1937年在中國天津度過一段時間,後來就讀東京都立六中,長野縣松本中學,早稻田大學第二高中,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法國文學系,1950年時,他在日比谷的日本盟軍總司令部(GHQ)的民政資訊教育局(CIE)舉辦一系列音樂會,介紹了來自美國及歐洲的當代音樂,他還曾擔任”唱片音樂”雜誌的主編
1951年時,他與一些朋友一起成立了Jikken Kobo藝術探索團體,展示了他的詩歌創作,大學輟學後,他參與音樂評論,作曲家個展,以及其它音樂會策畫,1961年參與動畫電影,紀錄片的音樂配樂,並且成為Toru Takemitsu (武滿徹)的音效助理,1964年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的激浪派音樂會上擔任指揮,同年10月為東京奧運會奧運村自助餐廳創作放鬆音樂及用餐音樂,他對於法國作曲家Erik Satie進行過深入研究,對於日本電影音樂研究方面,進行開創性的調查及收集資料,此外還研究當代音樂和電影理論,1986年修復了義大利未來主義藝術家Luigi Russolo發明,但在二戰中丟失的噪音樂器Intonalmori,他在1996年8月17日往生,享年68歲
日本東京的Osamu Ibe (井部治)於90年代末創建了Edition Omega Point唱片公司,專門從事復古,實驗性的電子作曲,磁帶錄音紀錄等專輯的發行,並在2004年時建立了Obscure Tape Music Of Japan系列專輯,2016年11月時推出該系列第16集,收錄秋山邦晴於1964年創作的兩首作品,專輯名為Environmental Music for Dining Room of Athletes' Village in Tokyo Olympics 1964,是一張CD唱片,這個錄音是從東京奧運會運動員村播放的一系列環境音樂中被發現的,在當時秋山邦晴對來自四國島讚岐地區產生興趣,那裡有一百多年的花崗岩採石傳統,秋山邦晴打算以石頭進行創作,但後來發現在Okada開採的讚岐石能發出美妙的聲音,引起他濃厚興趣,他因此創造了一系列環境音樂,不過由於秋山邦晴已經往生,作品許多細節不為人知,但電子音樂學家Koji Kawasaki (川崎弘二)設法揭示了作品背後的一切
1961年起,在建築師Kunio Maekawa (前川國男)的指導下,Okada石材開始被開採,準備用於1964年4月舉行的紐約世博會日本館外牆製成石砌風格,為了檢查石頭質量,石頭原型被放置在Takamatsu城市中展示,後來這展示位置被設計成為Shiro No Me咖啡館,建築師Tadashi Yamamoto (山本憲)負責建築設計,Sora負責立面及室內設計,秋山邦晴負責音樂,Sogetsu藝術中心的工程師Junosuke Okuyama (奧山重之助)負責店內音響設計
咖啡廳的入口左右兩側分別安裝兩個巨大的石製揚聲器,揚聲器由Okuyama發明,以Okada石材製作,秋山邦晴以石頭的聲音為素材,創作了環境音樂作品供給咖啡廳使用,一年半後為了迎接1964年10月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建築師Kiyonori Kikutake (菊竹清訓)在代代木運動員村男性區建造了名為Sakura及Fuji兩個大型餐廳,據說當秋山邦晴為用餐時的音樂創作,決定將Shiro No Me咖啡館的石頭揚聲器運到Fuji餐廳大廳,播放用餐的音樂,並在Fuji餐廳前花園播放休息的音樂,這兩首作品的作曲風格與咖啡屋的音樂相似,都是在Sogetsu錄音室錄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