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時,英國Brighton地區的Sussex大學有三名理科學生組成一支名為The US Jazz Trio的爵士樂隊,他們分別是
鍵盤 Lynton Naiff
鼓 Grant Serpell
低音提琴 Nick Nicholas
他們在校園中演出,也在當地一些活動與場合中現身,一年後鼓手Grant Serpell畢業而離去,由Mo Foster接替,Mo Foster之前玩的是貝斯,但現在改擊鼓,當鍵盤手Lynton Naiff也畢業後,The US Jazz Trio樂團也跟著解散,Lynton Naiff與Grant Serpell找了其他友人組成了一支名為Ice的流行樂隊,儘管在商業成績上有些優勢與成功,但它僅存在一年便因成員各自的問題而解散,Lynton Naiff與Grant Serpell對音樂創作依然相當熱情,並且都想組建一支流行爵士樂團,他們決定找Mo Foster,讓他演奏擅長的貝斯樂器,並邀請吉他手Mike Jopp加入他們,但對於主唱的位置,試鏡無數後都沒有滿意的,後來他們決定找曾經見過與認識的一位英語女老師Linda Hoyle來擔任主唱
在獲得吉他手Mike Jopp的父親擔保後,他們獲得了貸款,採購組建樂隊所需的設備,包括Impact放大器,Hammond M102風琴,Gibson EBO貝斯,麥克風,以及一輛灰色的福特Transit麵包車,1968年夏天時,他們開始排練,創作,並開始思考樂團的名稱,最後在Oscar Peterson於1962年發行的專輯Affinity中獲得靈感,他們將樂團命名為Affinity
1968年10月5日時,樂團在倫敦西區Mayfair地區的Reolution俱樂部進行了第一次的倫敦演出活動,之後他們出現在BBC電台爵士俱樂部的節目,吸引了Ronnie Scott的注意,他是Ronnie Scott’s Jazz Club老闆,該俱樂部在倫敦Soho區,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爵士俱樂部之一,Ronnie Scott認為Affinity樂團相當具有潛力,因此決定成為樂團的經理,讓樂團定期在他的俱樂部裡演出,樂團因此開始在倫敦獲得許多工作,舞廳,酒吧及校園活動都常邀約他們演出,甚至還前往歐洲大陸與北歐國家表演,並參與許多音樂節活動,也經常出現在電視上
不久後樂團獲得Vertigo唱片公司的合約,他們陸續進入Trident及Island錄音工作室錄製作品,最後於1970年發行了一張同名專輯,共收錄7首作品(五首翻唱,兩首原創),除了五名成員外,他們還找了John Paul Jones及Chris Hughes來擔任黃銅樂器的編排,專輯製作人為John Anthony,封面是Marcus Keef (又名Keef,本名Keith MacMillan)以紅外線底片拍攝照片及設計排版的,Linda Hoyle具有強大而且多才多藝的聲音,輕快的爵士搖滾與淺端的前衛搖滾元素,產生出一種夢幻的迷幻搖滾聲音與藍調搖滾聲音,專輯在當時獲得好評,但樂團並未賺太多的錢,他們參與非常多的演唱活動,鍵盤手Lynton Naiff不久後離去,加入了Abednego樂團,之後又加入Toe Fat樂團,而Linda Hoyle受夠這樣的生活,在1971年2月10日參與Bournemouth地區的演出活動後也退出樂團,後來發行了一張個人專輯
樂團受到好評後,Lynton Naiff與Mo Foster不得不繼續創作第二張專輯的材料,當Lynton Naiff與Linda Hoyle相繼離開樂團後,樂團招募了鍵盤手Dave Watts,並開始與Geno Washington & The Ram Jam Band合作進行小型的巡演活動,持續到1971年6月,樂團宣告進行改組,新的樂團成員分別為
吉他 Mike Jopp
鼓 Grant Serpell
貝斯 Mo Foster
管風琴/鋼琴 Dave Watts
樂團計畫在6月下旬前往荷蘭進行為期5天的巡演活動,並展開新專輯的錄製,然而數周後Mike Jopp, Grant Serpell與Mo Foster都被前Manfred Mann樂團的主唱Mike D’Abo招募,與薩克斯風兼長笛演奏家Jack Lancaster一起支援他前往美國的巡演活動,Affinity樂團因而長期停擺,於1972年宣告解散, Vivienne McAuliffe繼續與英國倫敦許多樂團及樂手一起演唱,包括與Gerry Rafferty, Patrick Moraz, Phil Collins及Anthony Phillips的合作,晚年時與時裝設計師John Galliano一起工作,最終成為倫敦時裝學院的高級講師,1998年10月21日往生,享年50歲,樂團一直到2006年及2011年短暫復出過
樂團的同名專輯最初透過Vertigo唱片公司發行於英國,法國,德國,澳洲,紐西蘭,義大利及南非,並透過Philips唱片公司發行於西班牙及日本,透過Paramount唱片公司發行於美國,1971年時,Vertigo唱片公司於英國再版黑膠唱片,所有唱片封套都是對開設計
1993年時,Repertoire唱片公司於德國首度發行CD唱片,多收錄2首作品
1996年時,MSI唱片公司與Repertoire唱片公司於日本發行CD唱片,多收錄兩首作品
1997年時,Psygressive唱片公司於德國發行黑膠唱片,限量500張,封套為對開設計
2000年時,Akarma唱片公司於義大利發行CD唱片及黑膠唱片,黑膠唱片的封套有對開設計及單套設計兩種版本,並多收錄2首作品,另外還發行橙色彩膠唱片,收錄歌曲同初版版本
2001年時,Alkinous Ltd公司及Azir唱片公司各自於俄國發行CD唱片,多收錄2首作品,兩者皆屬非授權版本
2002年時,Angel Air唱片公司於英國及日本發行CD唱片,多收錄8首作品
2003年時,Air Mail Archive唱片公司於日本發行CD唱片,多收錄8首作品
2004年時,Akarma唱片公司及Comet唱片公司聯名於義大利發行CD唱片,多收錄2首作品,同年Akarma唱片公司於日本發行CD唱片,多收錄2首作品
2007年時,Lilith唱片公司於俄國發行CD及雙黑膠唱片,多收錄8首作品
2009年時,Media Arte唱片公司於韓國發行CD唱片,多收錄8首作品,限量500張
2011年時,Lilith唱片公司於歐洲發行雙黑膠唱片,並附上一張CD唱片,黑膠與CD都多收錄8首作品,同年Air Mail
Archive唱片公司於日本發行雙CD唱片,多收錄8首作品
2012年時,Repertoire唱片公司於歐洲發行CD唱片,收錄的歌曲同初版
2014年時,Repertoire唱片公司於歐洲發行黑膠唱片,收錄的歌曲同初版
2016年時,Repertoire唱片公司於俄國發行CD唱片,多收錄2首作品,屬非授權版本
2018年時,Belle Antique唱片公司於日本發行CD唱片,多收錄10首作品
2022年時,Bonfire唱片公司於歐洲發行黑膠唱片,限量500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