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 Kap是一支來自芬蘭的搖滾樂團,於2007年在赫爾辛基成立,樂團成員分別為 貝斯 Kassu Kapanen 鼓 Jussi Peevo 吉他 Ville Tapio 鍵盤/吉他 Riku Kuukka 主唱/吉他/風琴 Junnu Alajuuma 他們的音樂受另類搖滾風格影響頗深,也深受Krautrock音樂風格影響,他們的音樂具有催眠效果,加上優異的旋律,使樂團在芬蘭的獨立文化音樂圈小有名氣,2008年時,他們在Pingispong唱片公司裡發行了一張EP唱片,這是一張以電子樂,搖滾樂為主的前衛搖滾專輯,加上超現實的封面設計,樂團很快便受到矚目,2009年時在Cobra唱片公司中錄製與發行一張單曲唱片,儘管限量兩百張,但這張專輯以優異的前衛搖滾風格,引起歌迷與媒體的關注 2010年時,樂團繼續在Cobra唱片公司裡發行了首張專輯,這張專輯中,樂團表現出另類搖滾,迷幻樂與Krautrock等音樂元素,與傳統的音樂相當不同,旋律與節奏讓人印象深刻,這張專輯讓樂團在獨立文化圈擴展了知名度,不過依然僅屬於小眾 經段一段斷斷續續的演出與樂團活動,並在2012~2013年間開始創作與錄製新作品,2014年時在Rapu唱片公司中發行了第二張專輯Flux Of Solace,這張專輯收錄9首歌曲,吉他的演奏相當順暢優質,也展現強烈的旋律感,也具有相當的創意,但這張專輯在樂評裡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部分樂評認為這張專輯的作品風格不一致,也存在歌曲有優有劣 這張專輯以CDR及黑膠唱片發行,封面的設計也相當具有神話風格,CDR唱片發行數量不詳,而黑膠唱片限量500張(見下圖)
Kalevi Falk是一支來自芬蘭的前衛搖滾樂團,最初他們被要求成為芬蘭最受歡迎的歌手Carola的暖場樂隊,然而他們的音樂卻非常古怪,包括翻唱The Beatles的歌曲,以及創作一些迷幻風格的音樂,音樂中帶有復古的風格元素,他們在1971年時獲得Blue Master唱片公司的合約,於是錄製與發行了首張專輯 他們將自己稱為Kalevi Falk,這是一個他們想像與創造的人名,並不真實存在,他們的首張專輯也以這個名稱命名,由於關於樂團的資料相當少,所以並不清楚最初成立樂團時,樂團的陣容為何,但參與這張專輯錄製的時候,樂團的陣容有被記錄下來,分別是 主唱/貝斯/鋼琴 Jussi Mikkola 鼓/風琴 Heikki Vennola 吉他/主唱 Lauri Sydanmaanlakka 薩克斯風/主唱 Pentti Lahti 長號 Ilkka Virto 這張專輯的製作人為Antti Joki,專輯共收錄12首歌曲,不過當時專輯的銷售並不成功,因此沒人知道確切的銷售成績與數量ˋ,之後樂團的陣容不斷變化,但卻未再錄製作品,最終於1975年時解散,這張專輯成為芬蘭最稀少罕見的專輯之一,多年來都沒有再版過,而樂團成員部分繼續音樂生涯發展,部分則轉向其他事業 2016年時,芬蘭的Svart唱片公司首度取得授權,發行黑膠唱片,封面與收錄的歌曲都與初版唱片相同,並且收錄了原始成員採訪的內容,這張再版的黑膠唱片採限量發行,黑膠限量300張,墨綠色彩膠則限量200張(見下圖)
1978年時,來自巴西的歌手Eloah在Som Livre唱片公司裡錄製了一張收錄12首歌曲的專輯,這家唱片公司屬於Sistema Globo De Comunicacoes的旗下公司,1969年創建,從1971年開始,這家唱片公司錄製與發行許多電視電影配樂,也發行Samba, Pop, Rock, Forro, MPB, Gospel與Sertanejo風格的專輯 Eloah在1978年錄製的專輯被命名為Os Orixas,這個名稱指的是約魯巴信仰中一位至高無上的神(約魯巴Yoruba,是西非主要的民族之一),這張專輯還有兩位優異的樂手參與,分別是來自巴西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多樂器演奏家Berimbau,他也相當擅長詩與文章的創作,也是一位作曲家,曾參與製作Perfume Azul Do Sol樂團的專輯製作,另一位樂手也是來自巴西的作曲家,詩人兼作家Ildasio Tavares,他與許多樂手合作,包括Vinicius De Moraes, Maria Bethania, Alcyone, Toquinho, Nelson Goncalves與Maria Creuza等,並且他也出版許多詩集,也寫了一齣名為Lydia's Oshun的非洲-巴西歌劇 兩位優異的作曲家兼樂手將打擊樂器,喇叭與吉他表現得相當豐富與多層次,音樂風格融合Samba,放克樂,民謠,爵士與MPB音樂,加上Eloah的歌喉,使專輯聽起來相當美妙,氛圍極佳,尤其是打擊樂部分,將巴西傳統的Samba風格融合西非的節拍,讓音樂顯得獨特,不過這張專輯當時僅在巴西境內發行,且數量不多,如今極為稀少罕見與昂貴,而Eloah發行完這張專輯之後,便不知去向,而這張專輯也相當鮮為人知 2016年時,英國的Mr. Bongo唱片公司首度取得授權,將這張專輯再版成CD與黑膠唱片(見下圖),封面及歌曲都與初版唱片相同,是目前唯一的再版版本
美國的Bang樂團於1970年初祈雨Capitol唱片公司簽約,並在1971年時錄製了一張專輯,他們的音樂承襲英國的Black Sabbath樂團,有相當沈重的重金屬風格,唱片公司認為樂團這張專輯過於地下化,而缺乏商業價值,因此將其擱置,接下來樂團在1972~1973年間陸續發行了三張專輯,但並未能獲得成功,最後遭到Capitol唱片公司解約,樂團於1974年解散 1999年時,原樂團成員之一的鼓手Tony Diorio找了另兩位成員,將樂團復出後,發行了新的專輯,之後又再度沈寂,而他們在70年代發行的專輯,因再版的關係而重現世人面前,逐漸獲得現代聽眾的讚賞,而他們當初在1971年錄製但未發行的錄音作品也在2011年時被英國的Rise Above唱片公司挖掘出來,首度問世,這張重見天日的專輯被命名為Death Of A Country,共收錄6首歌曲 這張專輯的作品與樂團的首張專輯風格相當類似,但缺乏首張專輯所帶來的張力與力量感,然而比後來樂團發行的專輯顯得更優秀,最初這張專輯共發行四種版本的限量版黑膠唱片,包括黑膠300張,黃色彩膠300張,紫色彩膠300張與透明膠100張,封面與首張專輯類似,但變成更多彩,且手槍口上有三名成員的照片(見連結) 2016年時,芬蘭的Svart唱片公司首度再版CD及黑膠唱片,封面同2011年首度發行的設計,但槍口上少了樂團成員的照片,改成同1972年首張專輯封面的槍口,有英文字母顯示樂團名稱,黑膠版本則發行黑膠限量650張,藍色彩膠限量350張
知名的美國迷幻樂團Jefferson Airplane在成名之前,他們的鍵盤手兼女主唱Grace Slick在1965年時與其他樂手於舊金山地區組了The Great Society樂團,Grace Slick原是一名模特兒,後來決定投身進入樂壇,她的丈夫Jerry Slick也加入這個樂團,並擔任鼓手,他的兄弟Darby Slick也擔任吉他手,除了他們三人外,其他的成員還有 貝斯/長笛/薩克斯風 Peter Van Gelder 主唱 Jean Piersol 吉他 Oscar Daniels 不過Jean Piersol與Oscar Daniels很快便離去,因此樂團後來找了主唱兼吉他手David Miner與貝斯兼口琴手Bard Dupont,他們都受到The Beatles樂團的音樂影響,而當時Jefferson Airplane樂團也剛好成立,並開始在舊金山展開音樂發展,對他們的音樂創作也產生影響 1966年初時,樂團在Autumn唱片公司的子公司Northbeach唱片公司裡錄製與發行了一張單曲唱片,這張單曲在舊金山地區還算受歡迎,儘管樂團已經與Northbeach唱片公司簽約,但唱片公司此時的重心放在他們籌劃成立的Sly And The Family Stone樂團,因此The Great Society樂團的發展受限 之後樂團開始為Jefferson Airplane樂團暖場,使他們的聲勢逐漸打起,Columbia唱片公司決定與樂團簽約,然而當唱片公司的郵件寄達樂團前,Jefferson Airplane樂團的主唱Signe Toly Anderson正好離開樂團,因此Grace Slick決定取代,成為Jefferson Airplane樂團的新主唱,由於Grace Slick一直是The Great Society樂團的焦點,當她離去後,也就讓樂團無法繼續發展,最後樂團於1966年解散,她與Jerry Slick的婚姻也很快結束 Grace Slick強大的歌喉讓Jefferson Airplane樂團有了強勁的發展,使樂團成為舊金山之聲的代表,而Columbia唱片公司也順著Jefferson Airplane樂團當紅,開始挖掘Grace Slick在The Great Society樂團時期的錄音作品,於1968年時發行了一張名為Conspicuous Only In Its Absence的現場專輯,共收錄9首歌曲,同年稍晚又發行另一張名為How It Was的現場專輯,共收錄8首歌曲,這兩張錄音專輯都是來在The Great Society樂團於1966年在舊金山Cow Hollow社區的The Matrix小夜總會的演出實況,這些作品大都是原創,可以探索早期舊金山樂團在音樂發展脈絡下,影響全美及世界的舊金山之聲的前景 1971年時,Columbia唱片公司將這兩張現場專輯作為合輯,發行成雙黑膠唱片版本,專輯被命名為Collector's Item From The San Francisco Scene,共收錄17首歌曲,不論是1968年兩張現場專輯,還是這張雙唱片合輯,封面的設計都是相同的,只是顏色配置不同,照片也都是出自於Herb Greene之手,由於1968年的兩張專輯很少單獨再版,因此唱片相當少見,這張合輯的再版比較容易找到,儘管再版的次數也不多 2008年時,美國的Columbia唱片公司首度再版CD唱片,2013年時,英國的Retroworld唱片公司再版CD唱片,是目前僅有的再版版本
Aretha Franklin於1942年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地區,是一位知名的美國歌手,詞曲作家,民權活動家,演員及鋼琴家,小時候家庭信仰關係,她的父親擔任教堂牧師,因此她很早便接觸福音音樂,這對她日後的音樂發展有深刻影響 18歲時他開始在Columbia唱片公司裡錄音與發展音樂生涯,不過她最初僅取得小小的成功,1966年與Atlantic唱片公司簽約後,發行的專輯逐漸使她打開知名度,到60年代末期時,她的音樂獲得廣泛讚譽,這時期的作品皆是具有高水準表現的靈魂樂,因此她也被譽為靈魂女王,並且創造出許多在排行榜上成績優異的作品,對於一位女性來說,她超越了當代的許多同期樂手,並且在60年代的民群運動活動中,積極爭取公民權利及婦女權利,包括黑人與原住民的民權支持,也使她有極佳的名譽 從她展開音樂生涯後,她已經獲得許多媒體與樂評的讚賞,滾石雜誌在史上100名最偉大的歌手中,將她排名第一,而且她也是第一位女性入選搖滾名人堂,她的專輯相當暢銷,也深刻影響無數樂手,但她在70年代的作品普遍評價不如60年代,1994年時,美國的Rhino唱片公司發行了兩張合輯,命名為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Vol.1及Vol.2,其中Vol.1是收錄她在60年代創作的優異作品,而Vol.2則是以她在70年代中創作的作品 這張Vol.2的合輯共收錄16首歌曲,封面照片是Michael Ochs Archives拍攝的,當時這張專輯的封面有兩個版本,最初在封面的右下角顯示The '70s的字樣(見連結),這個版本共發行CD與卡帶兩種,之後封面的右下角文字改成Vol.2(見下圖),而且僅有CD唱片版本,這張合輯至今未再版過,由於她的專輯相當多,因此合輯成為快速探索Aretha Franklin作品的最佳選擇 2018年8月16日時,Aretha Franklin因病往生,享年76歲
Pete York於1942年出生在英國約克郡,高中時曾在學校樂隊中演奏小號與軍鼓,1960年開始以鼓手身份涉入樂壇,1963年時被Spencer Davis招募加入他們的Rhythm & Blues Quartette樂團,之後樂團改名為The Spencer Davis Group,樂團在60年代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到了1969年時,因一系列人事異動,最終樂團解散,但Pete York不只僅在一個樂團服務,他在1966年時也加入Eric Clapton & The Powerhouse樂團,參與他們的作品錄製 The Spencer Davis Group樂團解散後,他便與Eddie Hardin一起組了Hardin & York樂團,同時也創立The Pete York Percussion Band樂團,並在70年代與許多樂手及樂團合作,包括Jon Lord, Nazareth, Eddie Playboy Taylor & The Blueshounds等,而The Spencer Davis Group樂團於1973年復出時,他也回到樂團中,參與他們的活動,而Hardin & York樂團在70年代相當受歡迎,不過到了1975年之後,他們便僅偶爾進行演出,未再發行新的作品 1979年,他組了Pete York's New York樂團,並且也參與Olympic Rock & Blues Circus樂團的活動,1980年時,他的Pete York's New York樂團在Teldec唱片公司裡發行了首張專輯Into The Furnace,這張專輯當時僅在德國發行,是一張爵士搖滾風格的作品,樂團成員分別為 鼓 Pete York 薩克斯風/長笛/單簧管 Mel Thorpe 鍵盤/合成器 Roger Munns 貝斯 Steve Richardson 這張專輯展現出Pete York優異的擊鼓能力,對爵士樂要求的節拍也相當精準,這張專輯共收錄10首歌曲,封面照片由Philip Francomb拍攝,發行後很快便獲得讚賞,如今也備受讚譽,但一直到2005年時,才首度由英國的Angel Air唱片公司再版,發行CD唱片,並多收錄3首歌曲,Pete York's New York樂團一直活躍到1983年解散,留下四張專輯,而Pete York至今參與許多樂團與樂手的作品錄製與演出活動,留下大量參與的作品,都展現出他充滿活力的音樂能量
Pete Brown於1940年出生在英國Surrey地區,14歲時便在美國雜誌Evergreen Review中發表了他的第一首詩,60年代時投身利物浦詩歌界一員,於1964年成為一名詩人,之後與幾名友人一起組了一支名為The First Real Poetry Band樂團,這是一支短命的詩歌樂團,他們的音樂作品的歌詞皆出於Pete Brown之手,由於優異的歌詞,使他後來受到Cream樂團的鼓手Ginger Baker關注,兩人後來成為寫作伙伴,但後來他與貝斯手Jack Bruce的合作更為契合,兩人寫了許多Cream樂團的歌曲,當樂團解散後,Pete Brown還是與Jack Bruce合作,創作了許多Jack Bruce大多數個人專輯裡的歌詞 1968年時,Pete Brown成立了Pete Brown & His Battered Ornaments樂團,並在1969年時發行了兩張專輯,但他隨後便被樂團解僱,樂團也更名為The Battered Ornaments,之後他成立了Pete Brown & Piblokto!樂團,但人事異動頻繁,儘管發行了一些作品,樂團最終於1971年解散,Pete Brown便與Graham Bond合作發行一張專輯,之後組建了Brown And Friends與Flying Tigers兩支不太活躍的樂團,當龐克樂盛行時,他離開樂壇,從事電影劇本及電影配樂創作 Phil Ryan於1946年出生在南威爾士,小時候曾加入全國青年管弦樂隊,擔任長號手,1964年時開始投入音樂生涯,與幾名友人成立了短暫的樂團,1966年時加入The Eyes Of Blue樂團,使他的音樂演奏開始更為專業,不過樂團發行的專輯不太成功,但他們演唱了Graham Bond所寫的歌曲,對Phil Ryan有產生重大影響,1970年時,他開始從事編曲事業,並在Caetano Veloso的第三張專輯裡創作了弦樂編曲,而The Eyes Of Blue樂團在1971年以Big Sleep的名義發行第三張專輯後不久便解散了 1970年時,Phil Ryan加入Pete Brown & Piblokto!樂團,當樂團於1971年解散後,他便與幾名友人組了Iorworth Pritchard & The Neutrons樂團,到了1972年時,便將樂團解散,改去加入Man樂團,並發行了還算成功的專輯,但由於1973年的石油危機,使唱片塑膠原料變得缺乏,而限制了唱片的銷售量,Phil Ryan便離開樂團,重建了縮短名稱的Neutrons樂團,樂團錄製與發行了兩張專輯後,於1975年解散,之後他參與了Clive John的個人專輯錄製,然後在這一年重新回到Man樂團,而Man樂團也因一些糾紛而於1976年解散 之後Phil Ryan與Pete Brown再次合作創作,並與Gallagher & Lyle一起進行巡演活動,1980年時,Phil Ryan搬到丹麥居住,90年代時,兩人再次聯手合作,1991年時,以Pete Brown & Phil Ryan的名義,於英國的Aura唱片公司裡錄製發行了首張專輯Ardours Of The Lost Rake,共收錄9首歌曲,1993年時在英國的Voiceprint創片公司裡發行第二張專輯Coals To Jerusalem,共收錄12首歌曲,除了他們兩人外,還找了一些樂手協作,包括 薩克斯風 Bimbo Acock 和聲 Ephraim Lewis, Helen Hardy, James Wraith, Jessica Walker 貝斯/吉他 John MacKenzie 鼓/打擊樂 Robert Bond 吉他 Dave Watkins, Paul Gamblin 主唱/打擊樂 Pete Brown 鍵盤 Phil Ryan 這兩張專輯都是發行CD唱片,Pete Brown以優美的歌喉及強勁的歌曲展現他們不凡的音樂創作,作品充滿古怪,也偏向於流行搖滾風格,但整體表現都較高階與複雜,發行時獲得廣泛的讚譽,1993年時,他們首次進行巡演活動,獲得許多歌迷的支持,1996年時,Phil Ryan重新加入Man樂團,但因他的妻子生病,於是在2001年時離開Man樂團,2007年才再度回到Man樂團的懷抱,而他與Pete Brown之間的合作要到2010年時再次活躍,並陸續又發行兩張專輯,2016年4月30日時,Phil Ryan因病往生,享年69歲,而Pete Brown依然活躍於樂壇及電影事業 他們的首張專輯於2002年時首度由Voiceprint唱片公司再版CD唱片,而其他的專輯則至今都未再版過,2013年時,英國與歐洲的Esoteric唱片公司將他們的首張專輯及第二張專輯作為合輯發行成雙CD唱片,標題即為Ardours Of The Lost Rake & Coals To Jerusalem,除了完整收錄兩張專輯的歌曲外,還多收錄4首未發行過的歌曲,專輯封面採用首張專輯的背景簡化版(元首張專輯的背景有繁複的圖像),這張合輯至今未再版過